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環境工程系副教授、博士桑義敏申報的“集裝箱式新型冠狀病毒污染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與設備”入選了市教委“北京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科研攻關項目”。簡單講,這套設備相當于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醫院產生的污水把住最后一道關卡,防止病毒污染擴散。
基于前期工作積累和近期研討論證,該項目形成了“預消毒+AO+基于特制填料的改良MBBR+深度處理+消毒”的主體工藝方案,并最終采取模塊化撬裝布局,既可露天使用,又能埋地安裝;智能化控制,運行維護相對簡單。
研發團隊將其設計為“魔方”式,即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強化消毒模塊和醫療污水處理模塊中的任意一個或兩個,這樣既能滿足疫情防控期間的迫切需求,也兼顧了市場拓展的長遠需求。
比如臨時隔離場所、新建的收治輕癥患者的方艙醫院,兩個模塊都需要;對于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接收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非傳染病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直接新增強化消毒模塊即可。
因為項目的應急屬性,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和項目參與單位杰瑞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迅速形成產品,并開展實際應用。兩套50噸/天(日處理能力)的設備已應用于山東省煙臺市某區第三、第四醫院(新冠肺炎防控定點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1套100噸/天的設備正在山東省煙臺市某區第一醫院安裝調試。
不僅如此,項目參與單位還正在加工30噸/天的最新一代設備樣機,將于3月底運抵北京,服務于北京疫情防控。
|